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,“春天旅行经济”项目随着南方气温开始升温而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。为让自己的江南游少些“流行同款”,多些个人特色,少些“花谢景凉”,多些“常看常新”,江西多地量体裁衣促进旅行要素与村庄资源融合,在乡村踏青游市场中绽放光彩。
从“高铁赏花”到“单车看景”
当“天下英雄城英雄南昌汇”旅行专列的本年首批客人到南昌县凤凰沟景色区赏花旅行时,穿行在南昌赣东大堤景色带等城区内景色带、景观区的赏春单车也逐渐多起来。每到周末放晴时,南昌市新建区怪石岭、凤凰沟等抢手景区的车流人流暴增,一场新的“春”运,折射着消费新需求与市场新机遇。
借花唱戏,各地“花样百出”:凤凰沟景区一年一度“樱花节”结合采摘、野战、参观、休闲等,打造农业生态示范园区独有的旅行产品,招引“坐着高铁来赏花”的游客;怪石岭生态公园则办起今春第一场游园会,穿汉服游园、太极表演与景区“小长城”一同定格春景;奉新县柳溪乡政府的几名女干部,则身着复古学生装、手拎竹篮,走进小山村为俊美村庄进行“美丽代言”……
除了景区,城市的景色带也成为踏春“打卡”热门。南昌赣东大堤延绵数公里的自行车道上,骑着单车就可以“一路走,一路游”。历时几年打造的景色带,出现十里长堤十里景色、十里江水十里画廊的景色,也带热了餐饮、娱乐、休闲等服务经济。
从“山水老家”到“构思村庄”
依山傍水的“老家”,在各地开展村庄旅行时也逐渐与当地人文特征结合,变身“构思村庄”,为村庄郊游游增添更多招引力。
坐落江西分宜县的国家4A景区——我国洞都景区和洞村乡“姻缘小镇”核心区的南村村,就是一个“新型构思村庄”。竹篱笆、廊桥、水车遥相呼应,剪纸、版画、竹编尽情烘托。白墙黛瓦的旧民居被打造成民俗风情街,一些非遗传承展现着村庄新内在。
上高县洋林村则是另一番现象:除了田园美景,这儿更能看民族建筑、感民族风情、品民族美食。村依托瑶、侗、傣、壮、京、苗、汉7个民族不同的文明特征,洋林村筹建以“七彩洋林、风情侨乡”为主题的村庄旅行示范点,并举办“三月三”少数民族民俗文明节,构成赣西区域旅行新品牌。
在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玉山县玉峰村,山高林密、峰石成群,景色独具一格。当地将文明浸入民宿,借怀玉书院打造“书院人家”,赤色主题的“旅友之家”,农家趣味的山味阁、休闲摄生的摄生苑……一些特征民宿成了小有名气的“网红”。
从“融旅成势”到“卖景致富”
“看花非花”是如今村庄赏花游的新定义,除了成片的花海,更融入文明、摄生等多重元素,变化背面是各地将旅行开展融入全域一盘棋考量。
作为“我国药都”的樟树市,利用共同的“药酒盐、古道闲”等天然、人文特征资源,拓展“旅行+”业态,这儿既有参禅悟道圣地,也有“我国古海”摄生、村庄民俗参观,更有中医药特征小镇,旅行市场愈加多元化。
瑞昌的村庄旅行则打出“体育+”牌,2018年“世界村庄马拉松赛”与油菜花旅行节同期上演,招引众多国内外游客。本年,瑞昌将村庄旅行项目中融入体育元素,桃花节、梨花节、油菜花节将持续融入各类体育项目。
旅行经济让江西许多乡民成为“卖景色的人”,走上脱贫致富路。
横峰县葛源镇崇山头村从一个小山头“变身”景点式村庄后,乡民们吃上旅行饭,一些乡民去年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。高安市经过引入巴夫洛田园综合体项目,建起了巴夫洛风情小镇,打造新的旅行品牌景区。项目开园后,80%乡民在园区工作。家园的好景色带动乡贤回家创业潮。宜丰县潭山镇龙岗村在外打工17年的乡民邹振兴,投资360万元,把云南民宿“搬”回家园。
近日,《江西省促进村庄旅行开展提质升级实施方案》正式发布,“景色独好”的江西,将打开愈加美丽的村庄旅行画卷。